法医徐克。本版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1993年法医工作现场。
(相关资料图)
2005年徐克参加国际法医会议。
这个夏天,从《漫长的季节》到《消失的她》,还有正在热映的《孤注一掷》,“悬疑犯罪”题材的影视剧大热;《消失的她》中的“溺亡”、《孤注一掷》中“缅北诈骗”引申的倒卖器官等,在现实生活中都与法医职业息息相关。
记者就此采访了沈阳市已退休的资深法医徐克。
从1980年开始进入公安系统,徐克就作为法医参与现场勘验、进行不明原因死亡尸检以及进行法医临床鉴定。在国际和国内发表论著近百篇,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以一篇《灭门碎尸案的法医现场分析及并案探讨》论文蜚声国内法医界。
2015年退休后,他更多是作为司法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的身份出现。教育部在此前刚刚公布的本科新增专业中,司法鉴定学是21种新专业之一;专家辅助人在整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中,从业人员更是只有不足百人。
对于徐克的采访,除了作为众多大案要案的亲历者,听他讲述那些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故事之外,更是想探究一名以法医为终身职业的学者在科技手段日益丰富的当下,如何来丰富自身职业的延展性。
曾靠特殊嗅觉 破获两起氰化物中毒案
徐克的父母都是医生,徐克中学毕业后就进入到医院边学习边工作。
“1979年我就直接考了X光医师,又去病理科,这时候就开始接触尸体了。我记得我第一例解剖的是一个因为窒息身亡的小孩,玉米粒呛到了气管里,抢救不及时,很可惜。”徐克表示。
1980年,25岁的徐克开始从事法医工作。
“在工作中,我发现我的呕吐中枢能够适应各种条件的案发现场;还有我的嗅觉特殊,能够闻到很多别人没感觉的气味儿,比如氰化物中毒死者会散发一种特殊的苦杏仁气味儿,我就以此帮着破获了两起氰化物中毒死亡的案例。”徐克表示。
尸体高度腐败、呈现出巨人观,只能戴着防毒面具、甚至穿上生化服才能进入的现场……这些案发现场或许突破常人的生理极限,但在法医的日常工作中却是无法回避的,“我适应尸体用了四年的时间,就是得在尸体旁边能吃下去饭。”徐克表示。
通过死因调查
法医要能找到破案的证据
“疾病、中毒、外伤是三大主要的尸检内容,一个好的法医,除了要确定死因,还要有突破案件为侦查机关提供证据的能力。”徐克表示,“法医一样需要望闻问切,要观察、要询问、要判断、要总结。”
徐克曾经出过一个看似像女子上吊的案发现场,“我发现在地面的树枝上有个笔尖大小的人体组织,证明案发现场有第二人,判断为性侵案例。后来经过侦破,果然是强奸杀人后伪装成自杀现场。还有中毒的尸体检验,毒物的剂型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呈现的征象都是不一样的;以前法医解剖尸体时不能戴口罩,因为要用闻来排除有没有毒物。还有同样是枪伤排序,开第一枪时枪管是凉的,第二枪枪管相对热了,因为人体组织热变性的原因,两颗子弹进入人体的皮肤创口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有的还是我独创的发现,是实案的积累。能通过现场发掘找到证据,才是一个好的法医。我有时候做尸检时会发笑,就是因为发现了死因、找到了破案的证据;做法医的成就感,就是破案。”徐克介绍。
接触到最离奇的案子
凶手用“犀牛刀片”作案
作为法医,徐克接触的主要是刑事案件,从1984年开始研究分尸类案件。
“所谓的毁尸,主要目的是为了灭迹,从作案动机上讲,犯罪分子是要给警方查找身源制造障碍。”徐克表示。
《漫长的季节》中,沈墨因为有医学背景,才帮助她完成了碎尸案,“其实分尸类案件凶手不是大家印象中需要有医学背景或者是相关经验的,我接触的案件中,凶手大多数是普通人。分尸类案件的法医工作需要大量的分析,研究被害人的死亡时间、致死工具、致伤顺序、致命方式等等,进而归纳出凶手的生活习惯、职业特点等。对于犯罪分子的职业刻画和被害人的个体识别是这类案件法医工作的重要部分,通过包装物、现场遗留物,甚至是被害人的身体组织,都可以帮助破案。最离奇的是我遇到过用“犀牛刀片”(一种老式的刮胡刀片)作为作案工具的分尸案。”徐克介绍,“现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样,尤其是DNA技术的应用,破获分尸案难度就很小了,因为被害人的个体识别不是难点了。”
从法医到专家辅助人
专业才是职业延展的根基
2015年,徐克退休,之后他成为了一名专家辅助人。
在成为专家辅助人之前,他先考取了司法鉴定人资格。
“司法鉴定被称为证据之王。就是运用专门知识和科学技术,对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一般都是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比如我做法医时从事的是刑事司法鉴定,是为侦查服务的;与医学相关的司法鉴定还有伤害等级鉴定、精神病鉴定、医疗鉴定等等。此外还涉及建筑工程、环境污染、税务、汽车、种子等各种领域,只要是有争议的事项,就有鉴定的需求。这次国家将司法鉴定列入大学本科专业,就是因为法治社会对于鉴定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多,领域也在扩大,需要进行专门的培养。”徐克介绍。
“想要成为专家辅助人,首先要有鉴定人资格。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在2012年就有了专家辅助人的立法概念。2018年,辽宁省检察院《关于刑事案件专家辅助人出庭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了专家辅助人如何参与庭审。目前法医专家辅助人在国内的各种诉讼中出现率不高,但是辽宁有专家辅助人参与的审判案例在国内可以排第二位,多数是民事案件。”徐克表示,“简单点说,比如我这个专家辅助人,就可以帮着解读医学类的鉴定报告,从专业角度对鉴定报告予以补充或者发现鉴定报告中的不足之处,作为证据的一种提供给法庭,供法庭参考。伤情案件需要分析性质、确定成伤机制;对交通肇事案件和工伤案件中伤残等级的确定,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中因果关系的确定,以及损害后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这些原因在案件中的作用等等都是专家辅助人的业务范畴。现在甚至还有很多比较复杂的医疗美容失败方面的案子找到我。一名优秀的法医,一定是一名优秀的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因为他足够专业。”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科技进步震慑了犯罪分子
“以前出现场,需要在现场找到足迹、指纹、凶器;现在需要查明的是手机、监控、DNA,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老三样和新三样。以前到了现场,你需要分析这个人怎么进来的,怎么杀人的,杀完人在现场有什么动作,又怎么离开的,为什么要杀人,杀了多长时间?现在不需要,看监控的状况,全程怎么杀人都告诉你,还让你分析啥?现在大部分法医在解剖的时候是戴口罩的,我们警方已经有先进的仪器了,可以通过仪器来检验气味了。这种变化是我们非常欢迎的,科技手段的应用更能提升破案效率。我当年最多时一天要做9例尸体解剖,而现在的同事,半年都不一定能做9例;除了经济的发展,科技手段应用对于犯罪分子的震慑也是刑事案件数量下降的因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徐克表示。
“但是法医依然还是不可或缺的。现在的舆论热点一定有和人身伤亡相关的,那就跟法医有关。有人的地方就有犯罪,犯罪涉及到人身伤亡了,少不了法医,它是一个重要的证据链。比如有一个案子,有人偷鱼被发现了,当时现场一共有20个人对这个偷鱼的人进行了殴打,偷鱼的人被打死了,这20个人谁是致命的那一个?所以为了让证据链更完善,法医还是少不了。”徐克说。
“做了一辈子法医,现在又做专家辅助人,会有人替我担心,接触这些黑暗的东西,时间久了,会不会也变得心理扭曲?不仅仅是一些血腥、残酷的凶案,包括一些影视剧,除了《漫长的季节》,还有《消失的她》《孤注一掷》等,这些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了看世界的不同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复杂的人性。除此之外,对于大多数法医工作者来说,他们的工作对于普通人,还有一个更简单直白的意义——‘悲剧没法改写,但查清楚每一个尸体的故事,或许能帮活着的人,该如何更好地活下去。’这也是我在退休之后,继续从事相关专业的原因所在。”徐克表示。
辽沈晚报记者 隋冠卓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